待审核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(小儿感冒)中医诊疗方案
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(小儿感冒)中医诊疗方案
一、疾病概述
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“感冒”“伤风”范畴,因外感风邪夹寒、热、暑、湿等邪气,侵袭肺卫,以发热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为主要症状。小儿脏腑娇嫩,易感外邪,病情易传变,需早期辨证施治,防止传变。
二、诊断标准
(一)西医诊断标准(参照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》第9版)
临床表现:发热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咳嗽,部分伴头痛、乏力。
体征:咽部充血,扁桃体肿大,肺部听诊无湿啰音。
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示病毒或细菌感染征象(如白细胞正常或升高)。
(二)中医辨证分型(参照《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》)
风寒束表证:恶寒重、发热轻,无汗,鼻流清涕,舌淡红苔薄白,脉浮紧。
风热犯表证:发热重,鼻流浊涕,咽红肿痛,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
暑湿袭表证(夏季多见):身热不扬,头重困倦,胸闷呕恶,舌苔白腻,脉濡数。
时邪感冒证(流感):高热持续,头痛身痛,舌红苔黄,脉洪数。
三、中医治疗方案
(一)辨证论治
风寒束表证
治法:辛温解表,宣肺散寒。
主方:荆防败毒散加减(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前胡、桔梗)。
中成药:正柴胡饮颗粒。
风热犯表证
治法:辛凉解表,清热解毒。
主方:银翘散(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板蓝根)或达原饮加减。
中成药:小儿豉翘清热颗粒。
暑湿袭表证
治法:清暑祛湿解表。
主方:新加香薷饮加减(香薷、厚朴、扁豆花、金银花)。
中成药:藿香正气口服液(无酒精型)。
时邪感冒证
治法:清热解毒,透邪外达。
主方: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(石膏、知母、金银花、大青叶)。
中成药:连花清瘟颗粒。
(二)中医特色外治法
穴位贴敷:
退热:大椎、曲池穴贴敷(石膏粉、冰片按3:1调糊)。
鼻塞:迎香穴贴敷(辛夷、白芷研末,姜汁调敷)。
小儿推拿:
开天门、推坎宫、揉太阳各50次;风热证加清天河水,风寒证加掐揉二扇门。
耳尖放血:
高热时点刺耳尖放血2-3滴(严格消毒)。
四、护理与调摄
饮食调护:清淡易消化,忌生冷油腻,风寒证可饮生姜红糖水,风热证宜食梨汁、荸荠汁。
起居调护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发热患儿减少包裹,物理降温(温水擦浴)。
预防措施:流感季节佩戴中药香囊(苍术、艾叶、石菖蒲),玉屏风散预防体虚反复感冒。
五、疗效评价标准
痊愈:3日内体温正常,症状消失。
显效:3日内体温下降,症状明显减轻。
有效:5日内症状缓解。
无效:症状无改善或加重。
六、难点与解决对策
难点:部分患儿反复感冒,免疫力低下。
对策:恢复期予健脾益肺方(四君子汤加黄芪),配合捏脊疗法,每周2次,连续4周。
难点:家长滥用退热药导致病情迁延。
对策:开展患儿家长健康教育,制定《小儿发热家庭处理指南》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