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工作室

优势诊疗技术资料

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—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(乳蛾)中医诊疗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点击数: 字号:

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(乳蛾)中医诊疗方案

一、疾病概述 

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“乳蛾”“喉蛾”范畴,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肺胃积热上攻咽喉,致气血壅滞,热盛肉腐成脓。临床以咽痛剧烈、扁桃体红肿、表面脓点为主要特征。 

二、诊断标准

(一)西医诊断标准(参照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》第9版) 

1. 症状:突发高热(体温≥39℃),咽痛难忍,吞咽困难,可伴头痛、乏力。 

2. 体征:扁桃体ⅡⅢ度肿大,表面见黄白色脓点或脓苔,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。 

3. 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(>10×10⁹/L),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(>75%)。 

(二)中医辨证标准(参照《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》) 

1. 主症:咽痛、扁桃体红肿、脓点或脓苔。 

2. 次症:高热、口臭、便秘、尿赤。 

3. 舌脉:舌红苔黄腻,脉洪数或滑数。 

三、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

1. 风热犯喉证(初期)

症状:发热恶寒,咽痛较轻,扁桃体红肿,脓点未成,舌红苔薄黄。 

治法:疏风清热,利咽解毒。 

主方: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(金银花15g、连翘12g、薄荷6g、野菊花9g)。 

中成药:小儿咽扁颗粒(每次1袋,每日3次)。 

2. 肺胃热盛证(成脓期)

症状:高热不退,咽痛剧烈,扁桃体脓点密布,口臭便秘,舌红苔黄厚。 

治法:清热泻火,解毒排脓。 

主方:达原饮合白虎堂加减

中成药:六神丸(3岁内禁用,>3岁每次3粒含服)。 

3. 热毒壅喉证(重症) 

症状:持续高热(>40℃),扁桃体脓苔融合成片,咽峡充血,舌绛红苔黄燥。 

治法:凉血解毒,通腑泄热。 

主方:清瘟败毒饮加减(水牛角30g先煎、生地黄15g、生大黄6g后下)。 

四、中医特色外治法

1. 刺络放血: 

高热:耳尖或少商穴点刺放血35滴(每日1次,连续3日)。 

脓成难消:扁桃体隐窝处用三棱针轻刺排脓(需专业医师操作)。 

2. 穴位贴敷: 

退热:大椎、曲池穴贴敷(石膏粉:冰片=3:1,蜂蜜调糊,每次4小时)。 

利咽:天突、合谷穴贴敷(牛黄解毒片研末醋调,每日1次)。 

3. 推拿

五、护理与调摄

1. 饮食调护: 

急性期予流质饮食(如绿豆汤、藕粉),忌辛辣、硬质食物。 

恢复期予雪梨百合羹滋阴润喉。 

2. 口腔护理: 

金银花30g+甘草10g煎汤漱口(每日68次)。 

3. 预防措施: 

反复发作者予夏枯草10g+罗汉果1枚代茶饮(每周3次)。 

六、疗效评价标准 

1. 痊愈:3日内体温复常,扁桃体脓点消失,咽痛消除。 

2. 显效:5日内脓点消失,体温下降>1.5℃。 

3. 有效:7日内脓点减少50%,体温下降>1℃。 

4. 无效:症状无改善或加重。 

七、难点分析与解决对策

1. 难点: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扁桃体炎。 

对策:恢复期予玉屏风散合消瘰丸扶正散结,配合扁桃体灼治法(硝酸银局部烧灼)。 

2. 难点:热毒壅盛致高热惊厥。 

对策:立即十宣穴放血,联合物理降温,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。 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